不忘初心,擁抱未來——鳳凰衛視共合國七十周年榮耀人物陳二泉專訪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您現在看到的是2019-2020華人教育家大會暨榮耀盛典的現場。今天做客訪談的是大灣區教育研究院院長 陳二泉,陳院長歡迎您。
陳二泉:您好。
主持人:首先恭喜您獲得了“共和國70年教育榮耀人物”這樣一份榮譽,請您和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您自己。
陳二泉:我是大灣區教育研究院的陳二泉院長。大灣區教育研究院是為響應國家建設大灣區的號召成立的一個以教育研究為主的研究院,幾十年來,我們一直行走在教育和藝術的康莊大道上。在教育方面,我曾經獲得過教育部的全國十佳校長,在藝術方面,我也曾經獲過文化部的全國第八屆群星獎,可以說在教育人里面我是一個藝術家,或者說在藝術人里面我是一個教育家。
主持人:新中國成立70年,當然也是中國教育波瀾壯闊的70年,看著教育的巨大變化,您有著怎樣的感受?與我們分享一下。
陳二泉: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的教育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學前教育從當初的0.4%毛入學率,達到現在的81.7%,我們的基礎教育從開始的不到10%,到現在全部普及了將近100%,我們的高中教育從當時的1.1%到現在88.8%毛入學率。我們的國際教育,特別是民辦的國際教育,在基礎教育領域里面,我們現在有1168所,僅2019年我們就產生了66所。我們的高等教育3833萬人,現在屬于世界的高等教育的大國了。我們的陳寶生部長曾經說,在第一個一百年,不但是我們成為世界的教育大國,將穩穩的站立在世界的教育中心,并且能引領教育潮流,所以我們相信寶生部長的判斷。也希望我們的教育同仁,能夠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只爭朝夕,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來貢獻自己的力量。謝謝大家。
主持人:好的,今年我們的主題是一個“作育英才、智享未來”,您是怎么樣理解這個意義?
陳二泉:“作育英才,智享未來”,我覺得“作”字用的好,起了畫龍點睛之筆。我理解“作”字有兩層意思,一個宏觀的,一個微觀的,宏觀的“作”就是要求我們要知道我們所從事的行業,牢記我們的教育使命,為社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第二個微觀來說,“作”精耕細作,就是要我們懂得方法,掌握我們這個行業的技巧,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奮斗,所以這個“作”字我覺得用的好。
“智享未來”,未來已來,科技迅速的發展,為我們的未來描繪了一個美麗的藍圖,我們應該迎接這種科技的發展,擁抱未來科技的發展。在我國的發展和世界的發展相比,我們已經錯過了幾次的工業革命,所以現在信息和科技發展方面,我們全球都是平等的。所以我們希望,特別我們教育人要擁抱未來,擁抱科技,用我們的行動,用我們的理念,用我們對教育不改的熱心,來實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可以說少年強則強,教育興則民族興。謝謝大家。
主持人:好的,謝謝陳院長來到今天我們的訪談直播間,再一次祝賀您獲得了“共產黨70年教育榮耀人物”的這樣一份榮譽,謝謝您。
陳二泉:也謝謝您,謝謝大家。